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以下內容轉自

 

因果可轉變

 

 

 

偈云:「世上多殺生,遂有刀兵劫;負命殺你身,欠財焚汝宅。離散汝妻子,曾破他巢穴;報應各相當,洗耳聽佛說。」

 

 

五、六兩句偈:「離散汝妻子,曾破他巢穴。」這二句的意思就是說:在這刀兵劫中把你的妻子離散,其原因就是你過去曾經破壞過鳥類蜂類的巢穴,這就是報應,因果報應的道理絲毫都不差錯的,但是有的直接來報,有的間接來報,有的變成怨家來報,亦有變成父子夫婦兄弟來報的,這亦要講一則歷史故事來證明。

 

 

 

方孝孺之父造墳燒蛇

 

 

 

明朝的時候,有一位歷史上很有名的人名叫方孝孺,他是保護明太祖朱洪武開創天下,太祖死了以後又協助明惠帝的一位忠臣。在方孝孺未出生以前,他的父親選擇了一塊地,四面八方風水很好,他就準備造一個墳墓將他的祖先骨骸埋葬,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,夢見一位穿紅衣的老人,向他禮拜哀求說:「汝所選的風水地點,正是我住了很久的地方,我哀求你再寬延三天,等待我的子孫搬到別的地方去後,你再造墳墓,我一定報答你的恩情。」恭恭敬敬的說了三次,千叮萬囑要求三天後纔掘土,然後禮拜而去。方孝孺的父親夢醒以後,自己想想那裡有這種事情?夢中的事多是虛無漂渺的,已經看了明天吉日,那能再延三天?就命令工人開工掘地,掘至地下一穴,穴中有紅蛇數百條,他就用火把紅蛇全部燒死,當天晚上又夢見那一位紅衣老人滿面怨恨啼啼哭哭向他說:「我至心哀求你,你竟然把我子孫八百全部燒死在火中,你既然滅我族,我亦要滅你族。」後來這個燒蛇的人,墳墓做好後就生了方孝孺,方孝孺的舌頭尖如蛇形,後來長大成人,官做到翰林學士,是學問很好又忠又孝的人。到了明太祖死了以後,北方的燕王,想奪取他侄兒惠帝的帝位,就引兵南下攻入南京,一切文武百官都投降,唯有方孝孺不肯投降,燕王就命令方孝孺寫榜文詔告天下說:「燕王為保護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。」方孝孺知道事情並非如此,就寫出報告說:「燕賊篡位。」立即觸怒了燕王,大發脾氣說:「汝不怕滅九族嗎?」方孝孺就答:「滅十族怎麼樣呢?」燕王聽了大怒,就說:「好,我就滅你十族。」但燕王一想只有九族那有十族,想來想去,他有老師亦算上一族吧?諸位以上是歷史上的事實,方孝孺是紅衣老人來投胎的,也就是被燒死八百條紅蛇的首領,這次被殺的十族,計共八百人與燒死的八百條蛇是同一數字,你看因果報應豈不是絲毫不爽嗎?

 

 

 

最後兩句偈是:「報應各相當,洗耳聽佛說。」此二句就是結語,前面講的理論與事實是有前因後果,報應是應當,所以我們要洗洗耳朵,好好的聽佛說的話。,佛是大智慧者,有宿命通,能知過去未來事情,並且有天眼通,徹上徹下看透了一切。話說到這裏有的就會說:佛既然有神通有能力,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時候,為甚麼不救他們免被殺死呢?要知佛的大悲心是知道的,因為眾生造的共業,因果報應是一定的;眾生現在造惡因,將來必定受惡果,所以佛就教眾生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,什麼方法呢?那就是解怨斷惡因的方法,你若不造惡因,將來一定不受惡果,好比剛才講的,過去一鄉村的人假若不吃一池魚的因,就沒有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果,琉璃王造了殺人大罪,又是惡因,不久就被火燒死,墮下地獄,這就是惡果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n37 的頭像
    moon37

    甜瑀兒幸福

    moon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